查看原文
其他

重温入学路,匆匆60年

2017-05-08 Zeng 曾氏悟语

严重污染的空气阻挡不了同学相聚的热情。

 

这是一条不寻常的重走入学路,60年一个甲子的回忆。

 

看到一组老北大的聚会照片,感触颇深。

 

北大即将迎来119岁生日,百年老校,变与不变。

 

燕园虽六十年巨变,但仍有不变的楼宇,历尽沧桑,写满回忆地,傲然挺立在那里。

 

有同学提议重走入学路(1957-2017),走过深藏在记忆中的宿舍楼、运动场、办公楼、老化学楼、西校门、未名湖、博雅塔……留下一幅幅现在的合影。这些年逾或年近八十的老人,腰酸了,腿疼了,“暗骂”着老同学出的这个重温入学路的馊主意,却还兴趣不减的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照片。

 

与珍藏老照片对比之下,背景依旧,只是黑发变成了银发;从前的帅小伙俏姑娘变成了爷爷奶奶;从意气风发、激情飞扬的笑脸到现在的慈祥、暮年的从容;黑白照片的面孔可以很容易地辨别出是现在的哪一位老人,轮廓依旧,只是多了些许皱纹;从粗布白衫到88年聚会时清一色的普蓝色西服套装,到现在的休闲艳丽服装;从布鞋到皮鞋,再到现在的运动鞋。


变了的应该还有空气质量,还有思想的升华。不变的还有依然昂扬的斗志,依然在奉献的生命状态,有人报告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,有人分享养生经验,有人颂起了新作的贺诗。

 

同学们年事已高,却从全国各省市赶来汇聚在一起,也有几位特地从美国回来,同学情谊深厚。当年251号人的5703级化学系同学,如今只来了60多位,各种原因,有些确实没有时间,有些联系不上,有些已经离开人世。相聚在一起,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题。有回忆,有问候,有关心,有缅怀,还有诗和祝福。

相聚之日如同梦游一般,好似回到了那年那月。在当年的宿舍楼前,同学们回顾着在这里追求知识、探索真理、议论是非、畅想人生的时刻。曾经是同一个宿舍的五位女同学时隔半个多世纪,在此留了影。仿佛又看到了你的舞、我的歌、他的数来宝还有大作家的诗!

 

在短暂的相聚,举杯共饮之后,又要分别,离别的惆怅分明地写在脸上。人去楼空,留下饭馆的宁静。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。


老化学楼依旧没变,只是广场变小了。(黑白照片是四大班1961年在老化学楼前合影留念)


同学感慨到:我们曾经在这里和试管、坩埚及各种仪器一起,潇洒自己的青春时光。我们为稀土、香豆素而昼夜奋战,为攻克多肽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;在这里,我们接受老一辈化学家的教诲和指引,磨练自己攻关陷阵的毅力和才智,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。化学楼成就了我们此后的一切,使我们加满了油,得以在祖国建设的坦途上飞奔。


东操场的主建筑依旧没有变,他们曾在这里为国庆和五一游行练队。在这里举行的运动会上,不少同学取得过很好的成绩。


60年校园场景没有怎么变化,只是树长高长大了,同学都老了。看背景,砖瓦墙上的图案依旧。(黑白相片中最中间未正视的是父亲曾雄飞)


88年相聚,清一色的西服加皮鞋,以蓝色为主。


办公楼礼堂前的草坪上过团日。现在是禁区,只能在这里坐一坐。礼堂前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,礼堂仍是那样沉静庄重。周总理教导他们要到基层去,向工人、农民学习,他们一生不会忘记!(没猜错的话,黑白照片中右三是叶永烈)


西校门是北大学子们留影的常去之处,60年了,建筑没有变化。(黑白照片是化学系分析班的合影,其中有四班的马丹,邵光玓,何锡文,朱贵云,杨伟。后排左一是叶永烈,狮子下的是摄影师郭晓光)


未名湖的湖光塔影,是北大录取通知书中词句,也是北大人心中最美好的景色。同学感慨:无论冬夏,来一千次一万次,它都是那样的美。波光粼粼,柳条袅袅,常勾起了旧时的回忆。在北大的六年,有狂风暴雨,也有电闪雷鸣;有朗朗书声,也有慷慨争鸣。我们学会了像未名湖那样的清澈、包容,也学会了像博雅塔那样的坚挺、屹立。(黑白照片是四大班八小班在未名湖边合影。其中有林洛、邱瑞珍)


举手惜别,脸上写满惆怅。


曲尽人散,人走楼空。他们对母校的情丝永不断,对同学的情谊永不断。期待着下一次的聚会!


重温入学路,匆匆60年。回忆匆匆,实则漫漫。60年前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纪,毕业后都经历了激荡、坎坷、悲欢离合、成功的喜悦、岁月的无情。看着这些老照片,不禁让人感慨万千!岁月流逝,恍如隔世。为这一组珍贵的重温入学路照片点赞,向他们曾经的激情岁月,曾经为祖国的奉献致敬,并送上深深的祝福,祝福他们身体康健,来年再聚。


注:图片来源于1957级北大化学系同学聚会,父亲曾雄飞因为工作忙碌,没能参加,除了在养殖一线授课,还在准备5月中旬的国际会议。在老照片中看到了父亲年轻时的身影。(摄影:郭晓光。同学感慨文字:关肇基。5703化学系四大班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)


新闻头条 | 精选美文 | 原创文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